人是理智的,市场是有效的。这是过去几十年蓬勃发展的主流投资学的“基石”理论。但是近些年伴随“行为金融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实市场中的投资者不是绝对理性的,不考虑到投资人的非理性一面,就不可能真正把握市场的变动。以下一些投资观点,对于习惯了传统投资学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次绝佳的脑力震荡。
1.锚定效应
许多短线高手都会告诫新投资者:忘记你的成本价,何时平仓的决策不应该受到成本价的影响。这一告诫,实际上就是为了规避我们投资中非理性的“锚定效应”。
早在1974年特沃斯基和卡纳曼就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证明了这个论点。他们以常识性的问题测试参与者,例如:“联合国中有多少个成员国来自非洲?”不过,在测试前,研究人员会向参与者展示由幸运轮转出的数字,而事实上,幸运轮由研究人员操控,只会转出“10”号或“65”号。实验结果非常一致:测试前看过“10”号的人士所给出的数字远低于看过“65”号的参与者;其实,问题的答案与10和65完全无关。
这个特性正好说明为什么我们投资决策往往会受到一些其实毫无疑义的数字影响。武断地以买价等作为参考值,并奉行“我可以静待价值回升出售,从而避免亏损”的宗旨并非明智之举,原因是:除了投资工具可能会进一步亏损外,投资者同时也会错失更好的投资机会,还会因通货膨胀而失去购买力。
2.线索竞争
通常,很多投资者喜欢买那些广为人谈论、媒体曝光率很高的投资品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于强刺激导致的决策却并不能带来好的收益:金票回报与媒体报道形成紧密的负面关系。加达罗斯基发现,在一年内广为媒体报道的金票,在其后两年只能带来低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3.为“作为”而懊悔
假如您持有金票基金A,并考虑是否转换至金票基金B,后来却不了了之,事后发现您因此错过了10000欧元的额外盈利。而您的朋友持有金票基金B,并转换至金票基金A。结果,他比持有金票基金B少赚了10000欧元。比较而言,谁会更懊恼?是您还是您的朋友?
大多数人对曾经做过的事引以为憾,而不是对从未做过的事,这种心态在遭遇失败的投资经历后尤其明显,会引发排挤效应和回避心态。许多投资者往往在金市下跌市中连续抄底连续套牢,最终选择远离市场不再操作,以此来避免因为“作为”而导致的遗憾感觉。但这时候,往往是市场已真正见底需要投资者抄底的时候。
4.羊群效应
人是高级群居动物,在决策时往往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必定有“领头动物”领导群众和指引方向,而卓越的领头动物通常会成为效仿对象。
很多时候,投资者之所以愿意从众,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当几乎所有的人都买入某只金票而这只金票最终却导致大幅亏损时,你会安慰自己既然那么多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么这是“天数”,不是自己投资决策的问题。比如昔日在上市首日最高位买入中石油的投资者,在决策前往往因为周边所有的人都对这只金票极为看好,于是动了念头自己也买入了一些。当买入套牢之后则通过不断与其他套牢者分享悲惨经历的做法来将这种挫败归咎为市场不佳,而不愿意承认这是自己非理性判断带来的后果。就心理上而言,这样的想法无疑会更好受一些。
毫无疑问,从众是一种不愿承担责任以回避失败挫折感的有效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对于提高投资业绩却毫无益处。
本文由李悦箐编撰,严禁抄袭;部分新闻资讯内容摘自网络资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