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中,国际中央货币往往具有“惯性优势”,或者可以称之为“路径依赖”效应。“惯性”原则的优点是: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中心时,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强烈的惯性感,倾向于继续使用它,因为使用货币的交易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转换成本高。
这将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效果,使货币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依赖它。“惯性优势”将延长旧国际中央货币的主导地位,减缓其下跌速度,防止新的中央货币升值。
英镑与美元之间的货币霸权交换体现了“惯性优势”原则。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一落千丈,英镑不仅与黄金脱钩(1931年),而且一再贬值,支撑英镑中心地位的基石几乎全部崩溃。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多年里,英镑仍然是英镑地区(大英帝国的封闭贸易体系)中最重要的货币,在贸易计量、结算和储备方面享有不成比例的优势,直到被美元取代。
这就是英镑的“惯性优势”。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即使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超过英国,美元也不一定会取代英镑成为新的国际中心货币,否则,替代的过程将非常漫长,而不仅仅是几十年。
美元成为国际中心货币后,也形成了“惯性优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1)期间,美元在地位上等同于黄金。它是国际中心货币,主导着国际货币秩序。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各国对美元的使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依赖。
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后,虽然美元与黄金挂钩,但“惯性”的优势开始显现,国际货币体系对美元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史密森协议确定了新的美元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为中心,各国仍然离不开一美元,仍然需要大量的美元储备,仍然优先与美元计价的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借贷融资也依然以美元为主。
到目前为止,美元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霸权基础。要动摇它的霸权地位是不容易的。也许美元最终会被取代,但现在还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