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币圈的人常常会有一个问题,加密货币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太巨大了吧?如果直接看网站上排名的前十大加密货币,虽然同列前十,但是价格参差不齐。公众号关注:自动炒币机器人CCR详解
价格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值
不同的加密货币,通常是由不同的项目团队发行,各自有不同的功能、用途、模型设计,不同的加密货币,发行数量通常都各自不同。
就已最知名的比特币来说,它的发行量在最一开始就由中本聪设定为2100 万颗,最多就是2100 万颗比特币。但其他加密货币,例如莱特币(Litecoin) 的总发行量设定为8400 万,艾达币(ADA) 的发行量为450 亿,这些代币的发行量数目从一开始就定下来,以后也不会改变。也有例如像是以太币(Ethereum) 这种被称之为通膨模型,随着使用情况与时间持续增发,没有总量上限的加密货币。
既然发行数量的差距就已经如此巨大,评估加密货币价值的时候,就不能只看一颗币的价格,而要看整体市值。比如,以太币,市值= 币价x 发行量以太币的币价是$1740 (美金),而发行量是120,226,893 颗币,于是以太币的市值= 1740 x 120226893 = 大约2090 亿美金。
而比特币则是25800 (币价) x 19399868 (目前发行量) = 大约5010 亿美金。尽管比特币的价格(25800) 是以太币价格(1740) 的十几倍,但从市值来观察,比特币的整体市值只有以太币的2.5 倍左右。
因为发行量差距太大,用市值来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价值会相对合理一些。
市值vs 完全稀释估值
市值也得再细分为两种来评估,一种是上面提到的市值(Market Cap),指的是价格x 目前已发行的货币总量。另一种是完全稀释估值(FDV),指的是价格x 包含未来会发行的最大发行量。
为什么还要这样区分?这又牵涉到代币经济模型。
不同币种不仅仅会设定不同的发行量,也会有不同的发行规则、速度。假设两种加密货币的最大发行量都是一千万颗币,但其中一个已经全部发行,另一个只发行了一百万颗,剩下九百万颗在接下来五年内逐步发行,虽然总发行量一样,但现阶段的发行量还是有很大差异。
考量到当前的发行量跟最大发行量之间可能有很大的落差,为了避免错估,建议要搞懂这两者的差异,市值(Market Cap) 与完全稀释估值(FDV)。
如果有个项目目前市值还很低,市值低不一定表示它未来潜力高,有可能只是因为现阶段发行量还太低,完全稀释估值也许已经非常高了,它的市值成长潜力或许很巨大,但那主要会来自发行量增加,留给价格上涨的空间已经不大。
加密货币排名主要是看市值而非价格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前十大加密货币的价格这样乱糟糟?
现在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排名主要是根据市值大小来排序,并不是依照价格。
发行量很小的币,有可能单纯靠几个主力大户就能把价格炒高,这样的炒作在市值愈大的时候会愈困难,市值整体来说,可以理解为是市场对于这项目的一种价值共识。
加密货币价格太高,贵到买不起怎么办?
这是另外一个刚进币圈时会有的问题,比特币一颗要几万美金,怎么买的起?一颗币的价格是有点高没错,但币不可能贵到买不起,为什么?因为买卖的时候单位并不需要是"一颗",以目前最常见支援的情况,都可以把一颗币再拆分为更小的单位,目前最小单位是一聪,一聪= 0.00000001 颗,就算有一天比特币涨到一亿美金一颗,买不起一颗,可以买一聪,就算一颗比特币涨到一亿美金,一聪也只要一美金。
不只比特币,各种加密货币都可以这样分割(除了NFT 这种特殊代币)。币价太高,就买少一点就好,不会有贵到买不起的问题。
为什么低价币有股诱人投入的吸引力?
低价币看起来就是很诱人,有一种魔幻地引人投入的吸引力。比如爆红的佩佩蛙迷因币Pepe。
看一下它们的币价,你能一眼数出小数点后面有几个零吗?
低价币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因为价格很低,一次就可以买很多颗,以当前价格来计算,投入100 美金可以买到1 亿1 千多万颗Pepe 币,随便出手就是几百几千万的单位,是不是有一种自己成为豪门主力大户的感觉?
另一个是当小数点后面有太多个零,会让人失去对数字的敏感度,100 块的币价要涨到1000 是十倍,感觉有点难度,但0.00000053 的币价涨到0.0000053 也是十倍,却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差别。
最后一点,如果你是还不理解价格与市值关系的人,确实更有可能会觉得低价币更有上涨潜力。综合之下,低价币看起来似乎更吸引人,更有机会被炒作,但投机气氛过于浓厚时,投资风险自然就更高了。
如何评估加密货币的价值?看市值,不要看价格!具体交流请加笔者 CCR智能机器人!